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

中央尖山北壁

前言

  覺得登山(Alpinist)除了運動外,也像是一種藝術創作。攀登者運用自身技術、體能、膽識,在山體上刻畫出一道道線條。

  23年前的2月,台大登山社一群人用三天的時間,在中央尖北壁上,創作出一條筆直向上的線條,如同山體本身直指天際。

  我與淵暐在此次路程中,談論到日本溯溪高手大西先生講的一段話,大西先生認為現在他所做的事,有時候正在為後面的人樹立一些榜樣。

  這次行程不是甚麼創新的舉動,但是,以14小時的紀錄重新詮釋這條路線,個人覺得是可以拋磚引玉,給台灣未來的攀登者不一樣的想像。


中央尖北壁路線圖
中央尖山北壁路線圖

紀錄

人員:礎豪、淵暐(紀錄人員)

日期:2018/02/15~19

參考紀錄
http://www.mountain.org.tw/WebBBS/Record/RecordOne.aspx?RecordID=48&MessageID=23160


2/15、16

就是背著裝備到三號溝下的基地營,沒甚麼好說的。

前兩個禮拜的雪況甚好、這兩天從高度約 h2600 之後的樹林中都可以看到殘雪;中央尖劍溝下緣也可見到一兩處小規模的雪崩遺跡。

基地營位於約 h2950,位置大約在傳統路由溪溝轉換成崩溝、並接上崩溝中間的小股類稜線的隆起處,右方就是三號溝的出口。



因為找不到完整的平地,遂沿三號溝邊緣上行、在旁邊的樹林裡各自清出兩塊平地露宿。

時間尚早,打算先拎一些裝備往上放、同時趁著日光觀察一下起攀點。往上一段後,礎豪表示沒帶上冰爪、待會下坡硬雪面會有困擾,便就地安置裝備回基地營休息。

參考地圖,推測離起攀點有 400M 的高度落差,決定明天摸黑兩小時爬三號溝段、目標在天亮時到達起攀點。

兩日皆在下午之後感覺體力快速消退,心虛地跟礎豪多要了一包乾燥米加進自己的晚餐吃了。


2/17 

0400 BaseCamp 摸黑出發

雪溝段盡可能跟在正中間走,雖然兩側雪可能沒有崩落堆積、較為乾淨,但隨高度上升可能轉變成岩壁且距離溝中雪坡有地形落差,有無法下降雪坡的風險。

前一晚的溫度應該有在零度以下、雪面結得很扎實;不過就預報的資訊,這也是最後一個低於零度的晚上。

0615 到達起攀點

沿著三號溝往上,最後來到一面牆下方、溝則明顯往右轉去,此即為北壁路線的起點。左上方可見一內角,推測是記錄中的起攀點;若繼續往左上方稜線看去,可看到巨石與稜線錯位夾出的空洞,可作為辨識。


Pitch0 由雪溝中央橫渡到左方內傾煙囪基部

Pitch1 上攀煙囪約 4M 後向右橫渡 2M、接著上攀至雪坡基部,共 15M

上攀第一段之後發現如果繼續上攀煙囪、則沒有把握接回右方的雪坡,便改變策略先橫渡。上攀至雪坡前因為托大沒開繩,solo 的暴露感甚大;到雪坡後找到一塊岩石架站,丟繩下去給礎豪,確保他上來後開始繩隊交互先鋒。


Pitch2 往右上方攀登 30M 雪坡至岩壁基部

Pitch3 再往右即是落差,往上混合攀登 30M 至此面岩壁右緣

由確保站往上 10M 到達較緩的岩階,打了跟岩釘觀察路線。因為右方的動作較具暴露感,選定往左上方繞去、不過爬了幾米發覺行不通、下攀回岩釘處;改往右上方移動,除卻一開始的幾動、剩下的動作較為簡單,爬 10M 後再打入一次岩釘、接著上攀岩壁右緣。




Pitch4 由此向右斜下切入雪坡、橫渡 30M 至雪坡中央裸岩


Pitch5 雪坡往上似乎會遇上落差,故續往右橫渡 15M 進入雪溝

Pitch6 沿雪溝上攀 30M

Pitch7 雪溝收束成狹小的煙囪,兩側皆為岩壁、僅中間約 15cm ~ 30cm 有結冰可利用;上攀 30M

Pitch8 煙囪漸寬,上攀 30M 雪溝;上方雪坡分左右兩股、右股似乎很快就會接上支稜,取左

Pitch9 60M 緩雪坡

Pitch10 向右上方攀登 60M 緩雪坡,來到稜線下方的裸岩


Pitch11 幾步裸岩之後接上 0.5M 寬的窄雪溝,攀登 10M 翻上稜線;因為已接近稜線、陽光很早就曬得到,此處雪相當軟


Pitch12 右繞稜線 30M 進入礫石坡


Pitch13 卸冰爪上稜,稜上軟雪跟裸岩混雜、又上冰爪前行,幾段雪岩交替之後由北稜走進基點



1515 中央尖山





1815 BaseCamp


團體技術器材

BD C4 0.4 ~ 1.0

Nut 一組

Alpine QD *8

長繩環(120cm+)若干

岩釘若干

有鎖鉤環若干

短冰螺栓 *6 (未使用)

30M 攀登繩


岩質很破碎,用最多的器械是 blade 岩釘、arrow 跟 angle 沒用上,其次是 Nut,少數用到幾次 Cam 跟地形。


攀登繩我們實際上是帶 60M twin/half,比較困難的地方就對折操作 30M、難度跟風險較低的部分就 60M 全長操作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