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超過3000公尺的山就有兩百多座,每座山都有不同的特色。而如果想要海外攀登,選擇又更多了。究竟我適合爬甚麼樣的山、用甚麼方式爬。亦或是要不要將登山視為職業,前人的經驗提供很好的參考。
現今的登山中,分成兩種風格形式。一種是不打固定點(bolt),講求輕量,只帶必要裝備進行快速攻頂的阿爾卑斯式攀登(Alpine style)。另一種是有高山協作幫忙,沿途設立多個營地,必要時架設固定繩來攻頂的喜馬拉雅式攀登(Expedition Style)。
而在各攀登風格中,不同登山家又有不同的攀登特色。我想要介紹兩位最近讀到阿式風格攀登者,山野井泰史(Yamanoi Yasushi)與Mick Fowler。
山野井泰史
山野井夫婦 |
第一次聽到山野井泰史,是在「加油!布達拉」這部片子中,片中描述2013年8月孫斌、何川、裂縫三人攀登四川雙橋溝布達拉峰北壁路線過程。雖然功敗垂成,但是他們用山野井泰史獨攀布達拉峰北壁,經過兩次嘗試才完成的例子來勉勵自己。孫斌於片尾說到:「這次的攀登不算失敗,因為失敗是甚麼?失敗就是再也不來了,這才叫失敗。」
然而最吸引我的故事,是山野井泰史經過格仲康峰(Gyachung Kang)雪崩事件,十隻手腳指凍傷截肢後,仍不屈不饒地獨攀(solo)完整條路線。內心實在是太強大了!
在搜尋過生平資料後,發現居然有本關於山野井攀登格仲康峰的中文翻譯作品!由澤木耕太郎所著的「凍」。(馬可孛羅文化出版)
山野井因為小時候看了一部《白朗峰悲歌》的登山電影,一向喜歡冒險的他從此無法自拔,愛上登山。在日本摸索登山攀岩一段時間後,靠著送報、裝潢打工的存款,高中一畢業就飛往美國優勝美地,過著攀岩流浪漢(dirtbag)的生活。也曾為了籌旅費在餐廳打工。同時代在優勝美地的,還有攀岩巨星平山裕示(Yuji Hirayama)。兩人都超出當時日本的水平太多,因此義無反顧地背景離鄉,往美國、歐洲等地取經。
既使山野井與他內人妙子,在日本奧多摩定居後,依然過著相當簡樸的生活。靠著當富士山運補貼幾家用,平時省吃儉用。去爬山時也不需要靠贊助,選擇自己想要爬的山和路線。我想這樣的人生也多多少少顯現在他的攀登風格上。獨攀(SOLO)、大岩壁攀登,和專注於罕為人知的新路線上。
關於山野井泰史歷年的攀登記錄:
格仲康峰相關報導:
Mick Fowler
image from Cumbria Crack |
有些人把興趣變成工作,而有些人盡忠職守,卻也玩的有聲有色。Mick Fowler算是後者的俏楚。他是一名英國稅務部官員,一位丈夫、一位父親,同時也是兩屆金冰斧獎得主、一名山岳文學作家。
以攀登俚語來說,他是一個「假日戰士」weekend warrior。平時是衣冠筆挺的公務員,一到週末假期就瘋狂前往攀岩攀冰的路上。他利用每年年假,約三、四週時間進行海外遠征。由於時間的關係,他放棄了八千米高海拔攀登型態,以5、6千公尺的技術型山峰、輕量快速的阿爾卑斯式攀登為主。至於搭檔攀登的伙伴,也全由時間和假期決定。縱使在有限的條件下,他與伙伴仍然完成了許多出色的攀登。憑藉著么妹峰北壁和印度濕婆山東北脊贏得兩次金冰斧獎的他說到「這是種奇怪的感覺,有人為你的假期頒獎,太棒了!」
Shiva(6142m),濕婆山。1972年由東京立教大學登山社Shigeru Suzuki等人由南脊首登,第二登由Takaharu
Suzuki等五人由西南脊攀登。1988年由田部井淳子(Junko Tabei)首位登頂聖母峰的女登山家,帶領全女性組成的登山隊登頂。
2012年10月,Mick Fowler、Paul Ramsden由東北脊新路線登上。他們曾向2010年由西北稜登頂的Andrey Muryshev請教,Andrey回信說到「老實說我無法想像你們怎麼爬東北稜,自山腰起近700米的上升…我看過你們爬么妹峰的路線,那還簡單多了…」
Mick Fowler其他參考資料:
兩位登山家不同的人生經驗,也造就出不同的攀登風格。他們的故事也顯現出,不論你是完全投入的奉獻者,或是一位冰峰度假者,你都能在山中找到你所想要的,並活出自己的色彩。
如果剛開始接觸海外登山,還在猶豫要往甚麼方向走。不妨找一個登山家作為榜樣,讓他帶領你邁向往後未知的山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